【客服暫停服務時間】2024/05/01(三),影響:阿摩粉絲團、系統回報、信箱、鑽石兌換商城出貨事宜。
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/1/1 移除,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

主題:批判的語言」(Language of Critique)及「願景的語言」(Language of Possibility)


想要觀看完整全文,請先登入

Freire 提出結合「批判的語言」(Language of Critique)及「願景的語言」(Language of Possibility)的解放教育觀。「批判的語言」(Language of Critique)承襲批判社會學的傳統,指出教育作為既有政治、經濟及文化再生產機制的事實。然而,Freire 認為,如僅止於批判,將形成看不見希望的犬儒。因而他進一步的提出「願景的語言」,強調希望及改造性集體行動的重要。簡而言之,Freire 的解放教育哲學乃結合希望、批判性反省及集體行動。此「批判的語言」(Language of Critique)及「願景的語言」是日後師生關係改革的重要推手。 發展自中南美洲與北美洲的批判教育學(critical pedagogy),深受Paulo Freire(保羅‧弗雷勒)在巴西所進行的成人識字教育影響。Freire重新定義識字教育的概念並賦予政治化意涵,將教育視為解放人類的方式。H. Giroux(季胡)曾指出Freire的教育思想立足於兩種激進與傳統之間,一方面是批判的語言(a language of critique),體現出新教育社會學的特色,另一方面是可能性的語言(a language of possibility),得自於解放神學的傳統,因而發展希望、鬥爭的哲學。 承繼Freire教育哲學中所隱含的批判性語言和可能性語言,批判教育學一方面持續新教育社會學的努力,將教育視為一種政治活動,分析、批判學校教育背後隱藏的意識型態和霸權,另一方面也賦予學校教育積極的能動(agents)意義,將之視為達成社會轉化、解放的場所。  

想要觀看完整全文,請先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