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客服暫停服務時間】2024/05/01(三),影響:阿摩粉絲團、系統回報、信箱、鑽石兌換商城出貨事宜。
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/1/1 移除,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

主題:緒論


想要觀看完整全文,請先登入

Y 定義 1.  教育社會學是社會學的一支,其主旨在於從事教育制度與組織的社會學分析。 2.  從教育社會學的觀點,觀察學校教育與其相關的教育活動,不僅在了解教育活動的本質如何,更找出其中的問題並加以分析,以期能改善教育的品質並發揮它應有的社會功能。 以教育社會學的觀點來觀察教育,找出問題à分析à改善   Y 教育社會學的早期階段   Educational Sociology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  規範性研究 證驗性研究 批判性研究 時代 1950前   1970後 研究範圍 巨觀 巨觀 微觀 研究方法 規範性- 哲學思辨 證驗性- 量化 質性 研究目的 應用 建立理論 追求正義 研究人員 教育學者 教育學者/社會學者 教育社會學者   Y 社會學演進 1.  孔德(Comte)   社會學之父   三階段法則(神學-玄學-科學)   社會靜學(社會制度)   社會動學(社會變遷) 2.  斯賓塞(Spencer)   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   有機比擬論   進步觀 Spencer借用Darwin進化論觀點來分析人類社會,其指出人類社會透過自然的過程淘汰弱者和不適應者,使社會進步。 其提有機比擬論,以為社會和生物有機體有五點相似:(1)均是由小到大的過程(2)隨著體積增加,結構日趨複雜(3)隨著結構複雜,功能亦隨著分化(4)因著功能分化有些部分漸具自主性(5)社會整體大於社會部分,因此說社會如有機體一般,是具有生命的組織。   生活預備說-教育的目的在於預備將來完美的生活 身體保健:與生存有直接關係的活動 謀生職業:與生存有間接關係的活動 做父母的準備:關於繁殖種族的活動 公民的道德活動:維持社會關係&政治關係的活動 休閒和娛樂:利用休閒時間和滿足趣味的活動   Y 教育社會學三大理論 1.  和諧理論(結構功能派)– 積極正向/教育社會化/促進社會流動 2.  衝突理論(批判學派) – 批判改革/衝突對立/社會再製 3.  解釋學派(微觀角度) – 象徵互動/互為主體/質性研究   和諧理論(結構功能派)– 積極正向/教育社會化/促進社會流動   Y 和諧論主張 1.  基本理路:存在就是合理 2.  和諧理論主張   功能: parts àsocial structureàfunctions。 體系內的各部門在功能上是相互關聯的。指涉的是每一部門需和其他部門相互配合運行,若某一部門失常時,其他部門便予以修正,以維持體系正常。   整合: 相互依賴,彼此協調。 體系內每一組成單位都有助於該系統之運作及存續。因每一體系皆對其他體系有所影響,故可視每一體系為整個有機體的次體系(sub-systmes)。   穩定: 在調適中求改進,在穩定中求進步。 體系是穩定而和諧的,變遷過程緩慢,也不容易變遷。   共識: 社會成員間具某些共同價值與信念。   Y 涂爾幹(Emile Durkheim) 1.  教育社會學之父– 強調教育的功能在使人社會化 2.  教育概念:成熟的一代對尚未準備好接受社會生活之下一代人的影響。 3.  《社會分工論》 越分化的社會需要相互倚賴,因為結構分化使各個分支結構的功能減少,因而相互倚賴的需求相對增加,社會整體並不會因為分化而解體,反而越分化產生強的凝聚力(有機連帶)。   集體意識:集體意識是指的是成員對集體的認同態度。   機械連帶   有機連帶   【補充】集體意識是社會事實的「運動狀態」   通篇貫穿分工論的關鍵概念就是「集體意識」[2]。有機連帶社會並非集體意識共同性降低,應該認識為,構成新的集體意識與社會連帶關係(有別於機械連帶),所以像道德並非不重要,而是出現新的道德。   分工類型的轉變僅是組成方式的不同,由過去較為分立(小團體易於林立)的方式,轉而向更細密分工,但是社會各部分更需要緊密合作的有機連帶方式,一如身體器官,各司其職,機能各自不同。   延續1與2點,突顯有機社會其實更需要集體意識,因為單部分分工者,無法完成自身所有需求,唯有統合在更大的集體意識下,才能完整的構成社會,這一點,在機械社會裡面,集體意識需求的規模並不需要這麼高。   【補充】機械連帶&有機連帶   在《社會分工論》裡,涂爾幹認為只有社會成員間存在一定的向心力,即「團結」(或稱「連帶」),作為成員集合體的社會才能存在。他進一步將社會團結分成「機械」與「有機」二種[3]。   機械社會是一種較為初始的狀態。在這樣的社會中,人們有共同的價值、信仰、規範,彼此共享的集體意識十分強烈,集體意識與個人意識沒有很大的差異。而由於社會分工較為原始,成員個體間的職業也多半或少有非常相似的性質,這樣在每個人之間的「同質性」造成了集體情感共享的源頭[4] 。高度同質化的社會意識,猶如強大的機械力將社會成員固定在相對恆定的位置,維持著社會的穩定。在機械社會中,懲罰主要針對破壞或挑戰社會同質性的行為,故大多是殘酷的鎮壓性刑罰,如教會法。中世紀的歐洲和傳統的儒家社會,就是機械團結的典型[5]。   涂爾幹認為,道德是集體意識的反應,而法律則是社會藉由道德的實體化而維持團結的一種努力。機械社會之後,文明不斷擴張,社會職能也日益擴大,人口的增加導致物質(每平方公里人口數)跟道德(社會交往頻率)密度增加,產生競爭生存物資的狀態,如果不用戰爭去解決競爭壓力,只能透過社會分工維持社會穩定。日趨複雜精密的社會分工,將各集團的人們納入其中。透過分工,不同集團的人亦逐漸相互依賴。依照涂爾幹自己的比喻,人們就像身體的各個器官一樣相互依賴,社會也因而轉入「有機團結」。集體意識逐漸現實化、世俗化,個人價值凸顯。法律亦由鎮制性轉為賠償性,民法、商法等得到了發展。   在由機械社會向有機社會的轉型中,傳統集體意識的淡化影響了部分社會成員的人生定位,從而導致了「失範(anomie)」的產生。涂爾幹認為,機械團結到有機團結是歷史的必然趨勢,而分工事實上增進了人的團結與幸福。   【補充】機械團結(機械連帶),或相似性所導致的團結 根據前一章對於表徵社會外在事實的法律分類,涂爾幹提出,與壓制法相對應的是「關係斷裂即是犯罪」這樣的社會團結關係,稱之為機械團結(或機械連帶),這類的團結是由社會份子的類似性所導致的團結模式。他舉例說明,有時候單一的謀殺案會受到嚴厲的壓制法懲罰,但是影響社會甚大的公司倒閉與股市危機卻沒有相稱的處罰。前者的犯罪型態在這樣的社會中,是屬於社會個體也會同聲譴責的行為,後者則不一定。壓制性的法律如刑法往往只規定了制裁的方式(如不履行某個行為就會如何,或殺人必須處刑),但不會去規定何為義務或正確的行為。涂爾幹認為,背後所顯現的意義是該罰則所依據的規範是社會普遍接受,或統治機制為維繫權威,而不需特別去解釋的,後者的例子如《摩西五書》中的宗教的訓誡主要都是壓制性的。 涂爾幹進一步提出「集體意識」的概念如下:「社會成員平均具有的信仰與感情的總和,構成了他們自身明確的生活體系(2002[1893]:26)。」這種集體意識雖然必須透過個人體現,但不同於個人意識,集體意識會代代相傳,不隨世代更替。根據這個分析概念,他為犯罪下的結論是:一種觸犯了強烈而又明確的集體意識之行為。因此,行為不是因為被定義為犯罪才觸犯集體意識,反過來,是因為觸犯了集體意識,被公眾譴責,才被認為是犯罪(2002[1893]:27)。統治階層為了建立權威,或保障信仰與傳統等集體行為,也會將刑法制裁加諸於特別的行為規範上,這種權威的來源仍是集體情感。 懲罰是依據對於集體情感的威脅而有等級差距的。宗教規範的懲罰更是社會性的,對於宗教信條的觸犯,往往被解釋為對社會公共利益或規範的抵觸。作者非常強調人們結合為共同體(amalgam)所具有的信念與情感所能賦予的正面力量,每個個人同時存在兩種意識,一是個人的,另一個是社會共有的。在有機連結中,犯罪與隨之而來的懲罰都說明了社會的相似性是其依據的本質。   【補充】分工形成的團結,或有機團結(有機連帶) 恢復性制裁主要只是要恢復社會原貌,通常要等有相關的人有求於此法時才會運作。它比較不包含共同意識,因此也比較不會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處理。在消極的關係上,是一種迴避,例如「物權」所具有的次序性,例如某個人已先佔有某物,其他人就不允許再擁有,或如「人權」(債權為例)。在這種以物為連結的關係中,人與人的團結關係是消極的,因為這種關係不能將人的意願導向同一個共同目的,而只能以一定的秩序安排人與物的關係。不過,他也強調,這種規範雖然只是消極的關係,與積極團結仍是互為所用的。因為個人對物或人的權利,仍要有共同的社會基礎才能有彼此的妥協、同意或讓步。他認為倫理學中對於公正與博愛的劃分沒有嚴正的社會事實基礎,單單認為公正可以發揮社會品德是不夠的。因為公正也必然充滿博愛,亦即消極的連結必來自積極的連結。公正只不過是社會連結必然之附帶。 在積極面上,從勞動分工所產生的合作可以見於恢復法中的一些例子,如家庭法、契約法、商業法、訴訟法、行政法與憲法。其中,特別以契約為人群合作最高的法律顯現。在這類契約中,兩方的關係是交互的義務,是互惠的合作關係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在商業法上,更能見到專業分工的極致。 作者進一步區分兩種積極的連結(團結):一、集體類型:建立在個人相似性的基礎上,個人直接隸屬於社會,在此,個別成員的共同情感信仰組成社會。共同觀念在數量與強度上可能會超過個別成員的觀念,在這樣的機械連結中,各體會像無機物的分子一樣,可能會喪失個別的運動能力,例如,人權與物權可能會不加區分。二、個人依賴社會是因為他倚賴社會構成的各個部分。當個人與社會發生連帶關係時,社會是一種由不同的獨特功能相互配合所連結的系統。每個個體擁有個別性,獨特能力得以發揮,這樣的社會連結是有機的形式。   4.  教育目的   智識功能:知識   政治目的:統一語言   社會目的:讓社會更有秩序ex. 如果小學生九點出現在捷運站會很怪   經濟目的:幫助大家獲得比較好的職位   Y 帕森士(Parsons) 1.  AGIP:任何社會體系都具有的四種功能   Adaptation 調適的作用 Goal-attainment 目標的達成 Intergration 體系的統整 Pattern maintenance 模式的維持   一個社會化體系已經存在,就應該維持模式穩定不變,力求成員之間的協調合作,以實現目標,本身應不斷的調適,以達成平衡發展。(p. 18) 2.  教育的功能:社會化與選擇   教育的選擇功能:教育不僅維護社會統整,也是一種人才分化的機制,透過層層篩選與培育,把個體送到不同領域的職業裡,扮演不同位階的是角色。(p. 35)   Y 功績主義 1.  以學業成就為基礎,使菁英分子獲得領導地位的一套機制特性 機會和資源的競爭是一種普遍權利,以能力和成就作為社會階層化的指標,菁英份子享有不同的酬賞地位。   原則:競爭原則/成就原則/菁英原則/量化原則   優點:藉公平,公開的競爭,促進社會階層流動   缺點:升學主義,文憑掛帥 2.  社會地位或薪資收入的高低與否,不再由家世出身所決定,而取決於他的才能或社會貢獻的大小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教育制度在現在社會中日益重要,因為教育過程依據個人的才智與成就而決定其未來的角色。(p. 35)

想要觀看完整全文,請先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