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問卷-英文學習功能需求】只要填寫就能獲得500Y,結束時間 2024/06/03 12:00。 前往查看
阿摩:黑髮不知勤學早,白首方悔讀書遲
100
(4 分21 秒)
1(A,C).

6 下列何者非瑪札和西克斯(Matza and Sykes)中立化理論中,青少年合理化自己違法行為所使用的技巧?
(A)責備被害者
(B)訴諸更高的忠誠
(C)接受偏差或違法行為之責任
(D)否定損害.


2(A).

1 沃夫幹(M. Wolfgang)研究發現「6%的犯罪人觸犯 51.9%的犯罪」,係採用下列何種研究方法?
(A)縱貫型研究法
(B)觀察研究法
(C)質化個案研究法
(D)評估研究法


3(C).

5 有關犯罪學者傑佛利(Clarence Ray Jeffery)提出社會疏離理論(Social Alienation Theory)中之 型態,下列何者錯誤?
(A)團體疏離(Group Alienation)
(B)法律疏離(Legal Alienation)
(C)區位疏離(Location Alienation)
(D)個人疏離(Individual Alienation)


4(A).

6 在犯罪學理論學派中,下列何者強調「創造機會以強化人們和社會機構間的社會鍵;提供良好之 行為與社會化模式」?
(A)社會過程學派
(B)現代古典學派
(C)社會衝突學派
(D)社會結構學派


5(D).

8 有關西克斯(Graham M. Sykes)與瑪札(David Matza)提出的中立化技術理論(Techniques of Neutralization Theory),下列敘述何者錯誤?
(A)對犯罪責任的否定
(B)對所屬團體或同儕高度忠誠
(C)對譴責者的譴責
(D)不會否認對被害者所造成的傷害


6(B).

12 有關少年犯罪相關理論的敘述,下列何者錯誤?
(A)瑪札(Matza)和西克斯(Sykes)的中立化理論主要在解釋年輕人如何學習到合理化犯罪的技術
(B)雪林(Sellin)認為青少年犯罪是低階層青少年不能藉著合法的手段,而達到中產階級的價值水平, 對其挫折反應的一種結果
(C)克勞渥和奧林(Cloward and Ohlin)主張不同機會結構接觸因素造成青少年犯罪行為的發生
(D)蕭氏和馬凱(Shaw and McKay)運用柏格斯(Burgess)的都市成長同心圓理論解釋芝加哥市的青 少年犯罪現象 


7(D).

2 有一些犯罪學者(如 L. Sherman)認為犯罪學所有研究均需以證據為基礎,他們所指證據取得之 主要方法為何?
(A)問卷調查
(B)深度訪談
(C)官方統計分析
(D)隨機分組的實驗方法


8(B,D).

3 1885 年世界上第一個使用「犯罪學」名詞的人是誰?
(A) C. Lombroso
(B) R. Garofalo
(C) E. Ferri
(D) P. Topinard .


9(A).

4 下列何者是民國 108 年少年事件處理法第 3 條修法所列之「曝險少年的行為徵兆」?
(A)無正當理由經常攜帶危險器械
(B)經常逃學逃家
(C)經常與有犯罪習性之人交往
(D)經常出入少年不當進入之場所


10(B).

8 日常活動理論(Routine Activity Theory)中,對於「合適的標的物」(Suitable Target),費爾遜 (Felson)有提出 VIVA 來解釋為何標的物容易成為潛在性犯罪人鎖定之對象。有關 VIVA 的解 釋,何者正確?
(A) V 是指物的價值性(value),I 是指物的形象(image),V 是指物的可見性(visibility),A 是指物的可接近性(access)
(B) V 是指物的價值性(value),I 是指物的慣性(inertia),V 是指物的可見性(visibility),A 是指物的可接近性(access)
(C) V 是指物的價值性(value),I 是指物的慣性(inertia),V 是指物的可見性(visibility),A 是指物的可獲性(availability)
(D) V 是指物的獲勝性(victory),I 是指物的形象(image),V 是指物的可見性(visibility),A 是指物的可接近性(access)


11(B).

10 「環境犯罪學」(Environmental Criminology)是當代對於警務工作影響甚鉅的犯罪學理論。有關 「環境犯罪學」所衍生的副作用,下列何者錯誤?
(A)犯罪轉移(Crime Displacement)
(B)犯罪不滅(Crime Non-Extinction)
(C)效應滅失(Effect Extinction)
(D)利益擴散(Diffusion of Benefits)


12(B).

11 犯罪學研究犯罪測量,何者是其主要目的?
(A)能測到犯罪的技巧與刑事政策方向
(B)能測到具信度與效度的犯罪現象
(C)能測到犯罪的法律要件
(D)能測到警察的績效分數落點


13(D).

20 下列何者不是社會秩序控制機構?
(A)監所
(B)法院
(C)警察
(D)社工


14(C).

22 犯罪學家傑佛利(Jeffery)對於犯罪學理論之建構,貢獻卓著。有關傑佛利所提出的犯罪學理論, 下列何者敘述錯誤?
(A) 1960 年代,提出社會疏離理論(Social Alienation Theory),在該理論中提出三種疏離型態, 導致青少年朋友容易陷於犯罪:個人疏離、團體疏離與法律疏離
(B) 1970 年代,提出生物社會學習理論(Biosocial Learning Theory),為一個大型之整合型理論, 認為犯罪是多元觀念,強調人類行為包含犯罪行為,都是大腦與環境發生交互作用下的產物, 研究犯罪問題,生物與遺傳因素不能偏廢
(C) 1930 年代,提出文化衝突理論(Cultural Conflict Theory),認為犯罪的產生,都是衝突的結 果,特別是對於少數族裔和低下階層少年而言,他們的行為準則與規範會和主流文化衝突,以 犯罪來調適自己。因此,社會上並沒有犯罪問題,只是有一群人遵守與主流社會不同的準則或 規範而已
(D) 1970 年代,提出經由環境設計預防犯罪(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, CPTED),主張立即的環境對於犯罪行為的發生,扮演重要的角色。因此,犯罪預防工作,必 須從立即的周遭環境著手


快捷工具
完全正確!

今日錯題測驗-犯罪學-阿摩線上測驗

33剛剛做了阿摩測驗,考了100分